本文目录一览

1,装载机液压系统总是嗡嗡响

液压系统有油压响声,与油温度有关,温度低,声音越大。油的黏度也会影响,

装载机液压系统总是嗡嗡响

2,新临工装载机液压嗡嗡响而且多路阀进油管震动厉害

噪音或振动大,通常是由于系统里面有空气。由于液压系统精密度很高,结构比较复杂,建议请厂家的人来帮忙排查解决。
多路阀工作原理多路阀是将两个以上的阀块组合在一起,用以操纵多个执行元件的运动。它可根据不同的液压系统的要求,把安全阀、过载阀、补油阀、分流阀、制动阀、单向阀等组合在一起,所以它结构紧凑,管路简单,压力损失小,而且安装简单,因此在工程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和其他要求操纵多个执行元件运动的行走机械中广泛应用。通常,工作阀片成组配置,进口阀块内置三通压力补偿旁通溢流阀(逻辑元件,当多路阀停止操作,且各阀均在中位时,该阀则以补偿压力(6-·12bar)旁通主油路流量。当某一阀工作时,该阀在负载压力作用下旁通口减少,根据负载压力提供所需的流量。

新临工装载机液压嗡嗡响而且多路阀进油管震动厉害

3,谁知道开装载机一段时间其上的液压油泵发出杂音是怎么回事怎样

首先要看怠速时和高速时油泵的噪音是否一样大,因为发动机噪音的干扰,很难听清,要仔细。如果一样大,就是油泵内泄太大,直接换一个算了如果随着转速升高,泵的噪音也增大,首先检查吸油过滤和吸油管路,看看是否堵塞和漏气,影响吸油。阀组通常没事,先不用管不知道细节,随便说说。
你好!如果液压系统工作没受影响,一般不是油泵原因,检查进油管路漏气,或者有块状杂质堵塞出油口,液压油是否有水,油泵轴、取力器等是否缺润滑油也有可能不是油泵的原因导致异响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直接用空心管对着泵听声音,是嗷嗷叫的泵间隙偏小,流水声的是进空气,感觉大臂举升无力是内泄。
进油管路不畅。
如果液压系统工作没受影响,一般不是油泵原因,检查进油管路漏气,或者有块状杂质堵塞出油口,液压油是否有水,油泵轴、取力器等是否缺润滑油也有可能不是油泵的原因导致异响

谁知道开装载机一段时间其上的液压油泵发出杂音是怎么回事怎样

4,装载机液压缸异响排空气怎么排

工作中的液压缸是没有空气的,有异响就要检查下液压缸的销套那些有无打到黄油。 就算是换了油封后油缸有空气,做几下动作就好的!在一个就像一楼说的,检查下你的液压油够不够,不够的话及时加足!
硬微粒受重力影响作用,因而气缸下部磨损比较显著,而产生气泡,所以气缸镜面下部的磨损也较大一些。 磨料磨损是由于吸入空气中含尘土较多,或者严重积碳而造成的,振幅约为0;s、正常磨损时活塞环与气缸镜面摩擦引起的,也称为摩擦磨损。气缸镜面的最大磨损位置是活塞在上止点时第一环附近的位置,往往形成一个明显的台阶。因为在此位置;如果油膜恢复迟缓,熔着就扩展,导致在很大范围内发生异常的熔着磨损,亦即通常所谓的拉缸。熔着磨损一般发生在气缸镜面上部靠近第一环在上止点位置,磨损最高值移向下部。磨料磨损的特征是从气缸镜面沿活塞运动方向均匀的平行直线状的拉伤痕迹。 一,如果油膜及时恢复,便可清洗和冷却的作用,气缸套已被穴蚀击穿而不能使用。产生穴蚀的原因在目前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已露出的新金属表面又继续被剥掉气缸套损坏的现象有两种:气缸镜面的磨损和气缸套外壁的腐蚀。几年来随着内燃机向高速度、高平均压力方向发展,穴蚀现象也日益严重,有时甚至气缸镜面的磨损还没有达到磨损极限,由于摩擦形成的局部高散热不走而蓄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二者熔融粘接。此时。当气泡受到高压冲击破裂时,就在破裂区附近产生压力冲击波,使气缸套外壁的冷却水与气缸套不断发生分裂和撞击,同时,活塞在上止点时速度为零,油膜则不容易形成,使这些微小熔着部分脱落而不扩展。润滑不足。工作面之间不能形成油膜,两者摩擦面就有极其微小的部分金属直接接触,附着在气缸套外壁上。磨蚀磨损时.016~0。尘土是从上部吸入,积碳也是在上部形成,所以气缸镜面上部磨损比较大。机油时从下往上甩,其值可达数十个大气压,并以极短促的时间冲击针孔周围的金属,致使金属剥落;若是镜面镀铬,就会在上面看见白斑。 二、气缸套外壁的腐蚀 1、气缸套外壁的腐蚀和穴蚀现象,主要是由于化学作用、电话作用,因而磨损量比正常磨损大1~2倍。燃油有硫分解时,甚至发生咬死现象。 3、磨蚀磨损的原因是燃油中含有硫及其它杂质,或由于低温启动频繁而引起。根据对某柴油机的测量,气缸套振动频率约为1200次/,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气缸套的震动和变形引起的。活塞和活塞环在气缸镜面中作高速往复运动,就会形成局部真空,接着溶解在冷却水中的空气就会析出。 2,同时冷却水在低压情况下也很容易蒸发形成气泡、熔着磨损的原因主要是在润滑不足的情况下而产生的;同时,腐蚀剥落的金属微粒在中部造成严重的磨料磨损。中部磨损增4~6倍。当冷水温度过低时、气缸镜面的磨损有以下几种情况:正常磨损。因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作用在气缸的侧压力反复变化,这就促使气缸套发生剧烈震动和变形,冷却水一旦与气缸套分离。当冷却水返回来的时候,这些气泡被挤入气缸套外壁微小的针孔中、磨料磨损、熔着磨损及腐蚀磨损等.08mm。 2、高频率振动的结果,局部的金属熔融粘着并带有不均匀不规则边缘的沟痕和褶皱。拉缸现象也容易发生在未经磨合的内燃机立即带负荷工作的情况下产生。因为未经磨合的内燃机气缸镜面较粗。 1,活塞环对气缸镜面压力最大,加上气缸上端的温度较高,金属的抗磨性下降,形成二氧化硫或者三氧化硫,与水接触后就成为亚硫酸或硫酸,在气缸镜面上部可以看到有疏松的细小孔穴、液体的冲击作用和机械振动等引起的。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种是在气缸套的活塞承压面或它对面的外壁上出现的蜂窝状小孔群的穴蚀现象,油膜不易形成,气缸镜面与活塞表面凸起处往往发生微小的金属接触,由此造成熔着磨损。在下一次冲击时,使气缸镜面在第一环止点处受到强烈的酸蚀。如此反复,针孔就发展成穴蚀

5,装载机液压系统工作时总是嗡嗡嗡作响

检查是不是缺油了
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式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业。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系统包括工作装置和转向系统。工作装置系统又包括动臂升降液压缸工作回路和转斗液压缸工作回路,两者构成串并联回路。当转斗液压缸换向阀3—离开中位,即切断了通往动臂升降液压缸换向阀11—的油路。欲使动臂升降液压缸动作必须使转斗液压缸换向阀3回到中位。因此,动臂与铲斗不能进行复合动作,所以各液压缸的推力较大,这是转载机广泛采用的液压系统形式。 根据装载机作业要求,液压传动系统应该完成下述工作循环:铲斗翻转升起(铲装)→动臂提升锁紧(转运)→铲斗前倾(卸载)→动臂下降. 1.铲斗收起与前倾 铲斗的收起与前倾由转斗液压缸工作回路实现.当操纵手动换向阀3使其右位工作时,铲斗液压缸活塞杆伸出,并通过摇臂斗杆带动铲斗翻转收起进行铲装.其油路为: 进油路:液压泵2(液压泵1)→手动换向阀3右位→铲斗液压缸无杆腔。 回油路:铲斗液压缸有杆腔→手动换向阀3右位→精过滤器6→油箱。 当操纵手动换向阀3使其左位工作时,铲斗液压缸活塞杆缩回,并通过摇臂斗杆带动铲斗前倾进行卸载。其油路为: 进油路:液压泵2(液压泵1)→手动换向阀3左位→铲斗液压缸有杆腔。 回油路:铲斗液压缸无杆腔→手动换向发3左位→精过滤器6→油箱。 当铲斗在收起与前倾的过程中,若转向液压泵17输出流量正常,则流量转换阀18中的流量分配阀工作在左位,使辅助液压泵1与主液压泵2形成并联供油(动臂升降回路也是如此)。 当操纵手动换向阀3使其处于中位时,铲斗液压缸进,出油口被封闭,依靠换向阀的锁紧作用,铲斗在某一位置处于停留状态。 在铲斗液压缸的无杆腔油路中还没有双作用安全阀10。在动臂升降的过程中,铲斗的连杆机构由于动作不相协调而受到某中程度的干涉,即在提升动臂时铲斗液压缸的活塞杆有被拉出的趋势,而在动臂下降时活塞杆又被强制压回。而这时手动换向阀3处于中位,转斗液压缸的油路不通,因此,这种情况回造成铲斗液压缸回路出现过载或产生真空。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系统中设置了双作用安全阀10,它可以起到缓冲和补油的作用。当铲斗液压缸有杆腔受到干涉而使压力超过双作用安全阀10的调定压力时,该阀回被打开,使多余的液压油流回油箱,液压缸得到缓冲。当真空时,可由单向阀从油箱补油。铲斗液压缸的无杆腔也应该设置双作用安全阀,使液压缸两腔的缓冲和补油过程彼此协调的更为合理。 2.动臂升降 动臂的升降由动臂升降液压缸工作回路实现。当操纵手动换向阀11使其工作在右位时,动臂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动臂上升,完成动臂提升动作。其油路为: 进油路:液压泵2(液压泵1)→手动换向阀3中位→手动换向阀11右位→动臂升降液压缸无杆腔。 回油路:动臂升降有杆腔→手动换向阀11→精过滤器6→油箱。当动臂提升到转运位置时,操纵手动换向阀11使其工作在中位,此时动臂升降液压缸的进出油路被封闭,依靠换向阀的紧锁作用使动臂固定以便运转。 当铲斗前倾卸载后,操纵手动换向阀11使其工作在左位时,动臂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缩回,带动动臂下降。其油路为: 进油路:液压泵2(液压泵1)→手动换向阀3中位→手动换向阀11左位→动臂升降液压缸有杆腔。 回油路:动臂升降无杆腔→手动换向阀11中→精过滤器6→油箱。 当操纵手动换向阀11使其工作在左位时,动臂升降液压缸处于浮动状态,以便于在坚硬的地面上铲取物料或进行铲推作业。此时动臂能随地面状态自由浮动,提高作业技能。另外,还能实现空斗迅速下降,并且在发动机熄火的情况下亦能降下铲斗。 装载机动臂要求具有较快的升降速度和良好的低速微调性能。动臂升降液压缸由主液压泵2和辅助液压泵1并联供油,流量总和可达320l/min。动臂升降时的速度可以通过控制手动换向阀11的阀口开口大小来进行调节,并通过加速踏板的配合,已达到低速微调的目的。 3.转载机铰接车架折腰转向 轮式装载机的车架采用前,后车铰接机构,因此其转向机构采用交接车架进行折腰转向。装载机铰接车架折腰转向过程是由转向液压缸工作回路来实现的,并要求具有稳定的转向速度(即要求进入转向液压缸的油液流量恒定)。转向液压缸的油液主要来自转向液压泵17,在发动机额定转速(1600r/min)下转向液压泵的流量为77l/min当发动机受其他负荷影响而转速下降时,就会影响转向速度的稳定性。这时就需要从辅助液压泵1通过流量换向阀18补入转向泵17所减少的流量,以保证转向油路的流量稳定。当流量换向阀18在相应位置时,也可将辅助液压泵多余的或全部液压油共给工作装置油路,以加快动臂升降液压缸和铲斗液压缸的动作速度,缩短作业循环时间和提高生产效率。 装载机转向机构要求转向灵活,因此,转向随动阀13采取负封闭式的转向过渡形式,这样还能防止突然转向时使系统压力突然升高。同时还设置了一个紧锁阀14来防止转向液压缸发生窜动。若操纵转向盘使转向随动阀13工作在左为和右为时,系统的压力升高,立即打开紧锁阀14,使油液进入转向液压缸以驱动活塞伸缩,使车辆转向。同时,前车架上的反馈杆随着前,后车架的相对偏转而通过出齿轮齿条传动使转向随动阀的阀体同时移动并关闭阀口,使转向动作停止。当转向盘停止在某一角度上时,转向液压缸也停止在相应位置上,装载机便动作沿着相应的转向半径运动。若继续转动转向盘,随动阀的阀口将始终打开,转向过程也将继续进行。 因此,前,后车架的相对转角始终随着转向盘的转角。锁紧阀14的作用是在装载机直线行驶时防止转向液压缸窜动时产生液压冲击,造成管路系统损坏。另外,当转向液压泵1和辅助液压泵1出现故障或管路发生损坏时,锁紧阀14将复位并关闭转向液压缸的油路,从而保证装载机不摆头。 4.换挡。换挡的工作原理: 蓄能器端部的活塞装在活塞缸内,右端顶在弹簧上,大小弹簧右端分别顶在主压力阀和壳体的凸台上。活塞左端与端部的螺塞间形成油室,并通过油道与换向阀从而使油路中油压降低,蓄能器油室的油室经单向阀补充油液,使制动器或离合器迅速结合。同时由于油室的油流出,在主压力阀控制油道的作用下,阀杆左移使系统的油压下降,当主、从动盘贴紧时,油缸停止移动,油压上升,一部分油液经节流孔流向油室,油室的压力逐渐升高,推动活塞右移,压缩弹簧,主压力阀的阀杆右移,这样系统的油压便逐渐升高,使主、从动部件结合平稳,实现平稳可*换挡。 单向阀的作用在于及时向换挡制动器或离合器的油缸补油,使换挡迅速。同时在补油后,使主压力阀的阀杆左移,降低换挡开始时系统的压力。节流孔的作用在于换挡后使系统的压力逐渐地上升,从而换挡制动器或离合器的主、从动摩擦片逐渐压紧,使换挡柔和无冲击。 5.自动限为装置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避免液压缸活塞达到极限位置而造成安全阀的频繁启闭,在工作装置和换向阀上装有自动限位装置,以实现工作中铲斗的自动放平。在动臂后铰点和转斗液压缸处装有自动限位行程开关。当动臂举升到高位置或铲斗随动臂下降到与停机面最好水平的位置时,触点碰到行程开关,发出信号使电磁换向阀8动作,使其右位工作。这时,气动系统接通气路,储气筒内的压缩空气进入换向阀11或3的端部,松开弹跳定位钢球。阀心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到中位,液压缸停止动作。当行程开关脱开触点时,电磁换向阀断电而使其回到常位,这时进气通道被关闭,阀体内的压缩空气从放气孔排出。

文章TAG:装载机  液压  响声  怎么  装载机液压响声大怎么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