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铲车跳街舞是怎么弄的

其实很简单,有点危险性,一般要弄成那样斗朝下屁股朝天的 推介你去试轻铲型的装载机 ,柳工855 后面配重轻 ,只适合装车和上料,而且提速特别快,,首先装土料 ,装的满满的、两边尽量装一样平, 找一块比较平的地 、料斗抬高超过运载位置 ,挂2挡冲刺,等速度完全提起来的时候 一个急刹车 就那样了,危险系数比较大 ,我也就试过一次,用的就是柳工855

铲车跳街舞是怎么弄的

2,请问隧道重活 选择柳工50C 还是徐工50G 或者其他型号呢

有钱就上小松380现在全价好像90多万吧。不过质量那是真的好,我见过一台7年的小松干了三条隧道了都还恨不错,就是换了个马达,其它大件就没换过。钱少就上柳工50C,37万的样子,赖用,配件也好买。买国产的就得看哪家售后跟的上,不然一个小毛病没配件让你一停就是几天!
我最隧道8年 了 我觉得隧道856中配比较合适..50G这车也很好.. 推荐856
同意楼上 徐工的配重那就不是个事 比一般的要重 整车钢材也用的实在
兄弟,我建议你还是在柳工856和徐工50G之间选择吧!两者性能差不多,就看价格了。50C老了,现在叫50CN。
柳工50CN和徐工50G不是一个档次的车,要比只能拿柳工856比。
隧道伤车, 你还是买个50C来的实在. 856太浪费`

请问隧道重活 选择柳工50C 还是徐工50G 或者其他型号呢

3,后驱的汽车为什么要把发动机放在车头

这里涉及到四种汽车的驱动方式,即前置后驱、前置前驱、中置后驱、后置后驱的。随着汽车的发展,汽车发动机的布局根据实际的优缺点进行了多种改变。后置后驱布局并不是没有使用,上世纪80年代的大众甲壳虫、菲亚特500等型号基本上采用的就是发动机后置布局的方式,发动机放置在后轴的后面,驾驶室的空间比较大,不过由于行李箱放置在汽车前部,而前部还要集成汽车的转向系统,行李箱空间会变小。这种布局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汽车的前部过轻,在高速行驶时,前部的抓地力会降低,转向稳定性下降,对汽车高速行驶稳定性影响较大。此外, 由于发动机放置在后面,为了提升发动机的散热性能,需要从汽车的前部引入空气到后面进行散热,一定程度增加了汽车设计的复杂性。因此,现在的汽车基本上都不采用这种方式。现在家用型轿车多以“前置前驱”为主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几乎所有的家用汽车都采用前置后驱的驱动方式,发动机、变速箱前置,使用后轮驱动,这种方式要求发动机纵置,变速箱纵置。这种布局的优点是:汽车的前后重量分配更均匀,具有良好的操控稳定性,在起步、爬坡时,由于汽车的重心后移,可以使驱动轮的抓地力更大。但缺点也同样明显:由于发动机纵向布置,对于空间有较高的需求,这种方式需要把动力传递到后轮,需要一根传动轴,因此会侵占驾驶室空间,特别是对于中小型车来说,无法使用这种布局。上世纪80年代以后,车辆小型化的需求增强,传统的前置后驱车型由于结构原因,无法在小型车上使用,于是出现了前置前驱车型,这种布局发动机前置横置,变速箱、转向系统、都集中放置在汽车前部,汽车的重心会集中在前部,其优点是:汽车结构会更加紧凑,有利于汽车小型化,发动机横置布局可以减少发动机对于驾驶室空间的侵占。
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这种汽车的总体布置是传统结构。从德国最早发明汽车开始,世界各国的汽车基本都是采用这种布局。主要是当时的工业水平只能采用这种布局,因为这种结构的生产技术最简单,当然其制造成本也是最低的。而采用发动机前置前驱动,或者发动机后置后驱动都是最近几十年的发明创造,其发展的基础是机械加工和合金材料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的技术成果。
这个问题我看了一下答案,觉得虽然很专业,但是多少有点跑题。之所以很多大车企用后驱动方式本身可以提供更强多动力,缺点是成本高,不稳定动力损耗大。而发动机在车头是有一定配重考虑的50:50的前后重量才是最合理的,相反如果一头过重或过轻都不好。例如大众在2000年左右的宝来,高尔夫即便是性能版本也会也会出现推头现象。新能源出现后,部分国产品牌临时拼凑的电动车也出现了相关问题。当然世界上也不是没有品牌采用后置后驱。 保时捷911就是后知后驱。如果还有其他汽车方面的问题可以私信我。
就是那么设计的 前驱车比后驱车少了传动轴因此可以控制成本,因为底盘下没有传动轴所以保证车内空间前驱车也比较好维修费用也比后驱维修时便宜,缺点是在高速转弯时容易出现转向不足,因为前轮是驱动轮同时承受着发动机的重力,因此损失了一定的操控性 后驱车最大的特点就是保证了操控性,后驱车也有缺点,那就是在转弯时容易转向过度 可一说前驱车是前轮拉着车跑 而后驱就是后轮在使劲刨着地跑
将发动机置于车头部位,能够给车辆前段增加一定的重量。有了这些重量加持,在相同的调校下,前悬架的滤震性能更好,乘坐感受会更加舒适。

后驱的汽车为什么要把发动机放在车头

4,大客车前置发动机与后置发动机在操作上有什么不同

操作上没有区别,只是后置发动机因为离驾驶员比较远,使得驾驶员对发动机的工作状态的判断不如前置机器来了及时,容易导致一些小毛病不能及时发现。另外,发动机后置对于防尘和散热不是很有利,发动机工作环境不是很好,需要驾驶员勤检查。
3楼说对了一点,引擎的摆置方式,最重要的考量有三个大方向,一是车室空间,二是前后轴配重,三是车辆的驱动方式。  从车室空间的角度来考量的话,如果想要增加车室的乘坐空间,那么“中置引擎”的摆置可能首先就会被剔除,因为引擎一旦采中置摆设,就意味著没有后座,这是中置最大的坏处!因此在量产车中,只有非常讲究操控性能的双座跑车会采取中置引擎的摆设方式,而它也一定是一部后轮驱动车款,因为绝对没有道理把已经非常接近后轮轴的引擎、再找自己麻烦似地将动力传到遥远的前轮去。 引擎中置的好处除了可以将前后轴的配重达成完美的50:50之外,更因重量最重的引擎远离了车头、车尾这二个偏摆力矩最大的部为,因此在过弯时,车子的操控稳定性最高,可以用更快的速度、更流畅的姿态过弯,因此这也是速度最快的方程式赛车之标准引擎摆置方式。 想要增加车室乘坐空间,前置引擎、前轮驱动是最佳方式,因为采前轮驱动的规划,可以把引擎前横置、而且不一定要摆在最中央(因为无需借助贯穿车室底部中央的传动轴来传输动力到后轮轴),因此车头引擎室的规划弹性最大,可以把空间大幅节省下来给乘客室,这也就是为什么如今市面上的轿车十有八九都是前置引擎、前轮驱动的设计。  前置引擎、前轮驱动有没有缺点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前置前驱的设计会将引擎、变速箱等重量最重的汽车组件全部集中在车头前方,造成车子“头重脚轻”、前后轴配重悬殊,对操控表现不利,尤其是在高速过弯的时候,车头重量太高,车尾的后轮缺乏重压、容易漂浮,不容易高速而流畅地过弯,为了多少平衡这些先天上的缺失,因此前驱车款常常可以看见将重量较高的电瓶移至后座椅内、或是行李厢内的安排;同时,在转向特性上,工程师们也会刻意将前驱车款调校成比较明显的转向不足,以便及早让驾驶人有所警觉而放慢车速过弯。  在前置引擎和中置引擎之间,还有一种前中置引擎的摆设方式,它和前置引擎的差别,是前者乃是摆设位置,是在前车轴之前,而所谓的“前中置”乃是在前车轴之后、但仍在乘客室之前,与纯中置引擎的位在乘客室后方不同。采取这种摆置方式的目的,乃是希望获得前后轴的配重平衡、但又不牺牲后座的一种妥协式做法前以这种方式设计的车子,最有名的就是honda的s2000和mazda刚上市的rx-8这类前中置引擎车款的特色就是会有一个长长的车头,否则引擎室不可能有足够的空间在前车轴之后装得下引擎。 第三种原本是最传统、但现在却日益稀少的前置引擎、后轮驱动车款,这种配置方式,可以得到仅次于中置引擎的前后轴配重,再加上驱动轮在后方,因此只要驾驶技巧够好,就可以练出漂亮的横滑移甚至是剧烈的甩尾过弯,对讲究车辆操控性的人来说,后轮驱动车款永远比前驱车有更高的吸引力。前置引擎、后轮驱动车款的缺点,就是必须把摆在最前方的引擎所发出的动力、藉由一根长长的、通过车厢底部“隧道”的传动轴,来把动力传输给后轮轴,因此不但车室之内的地板中央会有一个高高的隆起,影响后座中央乘客的脚位,而且因为引擎必须把动力后传,也就只能采纵置方式,肯定要摆在引擎室中央,牺牲了引擎室灵活摆设各项机械装置的弹性,因此引擎室难以缩小、乘客室的空间也就无法受惠而增大,因此之故现行的前置引擎、后轮驱动车款逐渐只剩下车室空间不在乎倍引擎室“吃掉”的大型豪华车、以及讲究操控性能的跑房车、轿跑车,单价也因而偏高。 最后一种,也是绝无仅有的后置引擎、后轮驱动,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保时捷911,与前置引擎、前轮驱动相反,这种配置方式会让重量集中在车尾,因此它的特色就是有转向过度的倾向,过去的911也因此操控不易,不过,技术高超的人,似乎都反而喜欢座驾的操性反应敏锐、甚至带一点神经质都没有关系!现在拜铝质引擎、铝质悬吊的轻量化、以及多连杆悬吊的新设定,新的911操控已经非常的”友善〃,女性车主也愈来愈多,可见得不论哪一种引擎摆置方式,随著材料和科技工艺的进步,都还有改进的空间。

文章TAG:装载机  配重  多少  合适  装载机配重多少合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