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国家治理环保 很紧 大部分厂子都停了 现在这个修装载机的行业还行

行不行,其实你最了解。因为你接触这个行业,可以和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交流了解一下的
或许可以。

国家治理环保 很紧 大部分厂子都停了 现在这个修装载机的行业还行

2,工程机械市场疲软的原因有哪些

工程机械市场疲软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产能严重过剩。据英国工程机械咨询公司估计,中国工程机械产业产能过剩高达70%左右;二是,需求严重不足。在2008年国家4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刺激下,工程机械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连年井喷式发展,到2011年,全球经济进入低迷期开始,国内投资减少、出口放缓,导致需要严重不足;三是,技术能力较弱。随着工程机械产品的普及,中国工程机械必须从满足中低端市场转向满足高端市场,但中国工程机械技术整体能力尚弱,全产业进入高端市场的能力不足;四是,消费透支严重。多年来的0首付销售、融资租赁销售,提前透支了工程机械行业的正常消费,现已进入补偿期。正是以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最终导致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持续低迷。

工程机械市场疲软的原因有哪些

3,现在的装载机和挖机的工资和前景怎么样

我国城镇化率从1993年的27.99%上升到2012年的52.27%,给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了旺盛的需求,是工程机械行业黄金10年的时代背景。虽然新一届领导班子对新型城镇化给予了无限厚望,但由投资拉动经济转为内需驱动已是大势所趋,加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保有量也已达到了一定规模,城镇化率对行业销量的边际贡献效应也在递减,这一趋势在2010年后就开始显现。具体可参见下图,从左至右分别是挖掘机、装载机、汽车起重机和混凝土泵车的销量走势,可以明显看出2010年是一个拐点。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在4万亿基建投资驱动下,2010年工程机械行业的相对估值也达到了顶峰。依据新上任领导班子的风格,未来类似4万亿的政策红利应该难再有。2011年甬温铁路事故、日本核危机、高通胀、房地产泡沫,2012年整个宏观经济投资环境放缓,使得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在2012年经历了严重下滑,时间和幅度大大超过市场预期,整个市场哀鸿遍野都认为工程机械业进入了长久的隆冬。 工程机械行业的下游需求跌到低谷,产能严重过剩,从下图可看出,在工程机械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持续走低。社会保有量巨大、需求透支、经济和基建投资放缓、信用销售风险严重,连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的矛盾也公开化、激烈化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依赖投资获得高速增长的行业将难以维系,包括工程机械在内的投资驱动行业都面临增长曲线的拐点。国内需求下滑,谋求海外发展成为不少企业的转型思路。进行国际收购可以利用被收购方的产能、渠道、技术等,今年6月28日,潍柴动力收购世界首屈一指的工业用叉车制造商凯傲;7月1日,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剩余10%股权,完成100%控股;9月10日,中联重科完成对CIFA全资控股;10月31日,柳工机械收购位于波兰Stalowa Wola市的ZZN传动件厂。虽然选择了直接收购可以避免自己建厂全部从头开始,但是后续资源整合的困难也不小,更需要考验企业的内力。总的来说,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并不轻松,文化差异、面对的地方保护主义,还有全球领先品牌的直接竞争都给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前瞻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分析报告指出,工程机械行业是较为明显的经济周期性行业,受外界宏观环境影响较大。行业内产品系列的多元化是不少企业分散风险,解决单系列产品需求瓶颈和周期性波动影响的策略。如果固守单一系列产品研发销售,企业营收受环境影响起伏不断,将影响自己企业命运的权重过多交给宏观环境是优秀企业家难以接受的。今年6月18日,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就透露,"中联重科未来的发展,绝不只有工程机械这一个领域。""公司将进行多元化战略转型,从重点发展工程机械板块,转型为工程机械板块、农业机械板块、环卫板块、重卡板块和金融板块,五大板块齐头并进。 希望可以帮到你 还望采纳谢谢

现在的装载机和挖机的工资和前景怎么样

4,简述装载机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我国轮式装载机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以ZL50型装载机为主导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形成独立的产品系列和行业门类。与工程机械其他机种相比,轮式装载机的桥、箱、泵、阀及缸等零部件产品配套相对成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配套体系。由于装载机应用范围广,因而整个市场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较小,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04年全国装载机销量为89,892台,同比增长31.4%,但销售利润率却出现了负增长,由2003年的5.66%降到4.32%。通过对2005年前三季度的产量分析,预计2005年产量约9万台左右,行业的利润率也将进一步降低到4%以下。   全国装载机生产企业最多时达到130多家,其中专业生产企业有30多家,主要生产企业有柳工、厦工、龙工、临工、徐工、江苏常林、成工和山工等,这些厂家凭借长期生产装载机的经验、较强的实力和较好的售后服务赢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其中柳工和厦工2004年销量分别为14903台和14217台,两家合计约占到国内市场总销售量的32.4%;产量上万台的企业还有龙工、临工和徐工3家。除以上生产企业外,成工、山工、常林3家的产量也均在5000台以上。这表明我国装载机行业的产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我国装载机行业的自主品牌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在跨国公司强势品牌的重重包围之下,摸爬滚打,走出了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并逐渐发展壮大,牢牢控制了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装载机市场的营业额近年来一直约占我国整个工程机械行业总营业额的半壁江山,其行业地位十分重要。同时国产装载机产品以其出色的性价比优势,已经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我国装载机行业的发展情况   装载机生产企业具有较强的区域集中性   福建以厦工为龙头企业,以厦门、泉州、晋江和三明等地为基地,形成了福建龙岩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福建福清隆兴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福建晋江工程机械厂、厦工新宇机械有限公司、厦门市装载机有限公司和泉州市建德集团公司等多家装载机生产企业。   山东以山东临沂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为代表,形成了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山东蒙凌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德工机械有限公司和烟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此外,还有近年来新涌现出的山东福田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省泰安龙泰机械有限公司等。   江苏以徐工集团为代表,形成了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南华山特机械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   广西形成了以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装载机生产企业。   产能提升形式趋于多样化   从装载机行业生产组织形式看,主要生产企业都在努力采用各种方式扩大生产能力,如利用企业退城进园或退市进郊的有利机会,多方筹集资金,以搬迁实现产品全面升级和技术改造,扩大厂房规模、更新加工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完善管理模式,由此实现产能大幅度提高。如山东临工总投资超过30亿元的临工工业园一期项目已经于2005年完成,使其年生产能力提高到了2万台。   其他还有厦工、成工、徐工等企业也采用了这种发展模式提升其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第二种方式是原有企业通过适度技改来扩大产能,近年因该行业属充分竞争型市场,国家未进行过专项支持,各企业基本上都是靠自我积累进行产能提升。第三种方式是大的装载机生产企业以低成本为目标,在国内市场需求较为集中的地区组建新企业,以期扩大其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如龙工在上海松江、柳工在江苏镇江、晋工在福建晋江等地相继建立生产基地,通过扩大产能占领当地市场并辐射周边市场。第四种方式是上规模的配套件企业进入装载机行业,如玉柴2004年成立玉柴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进入装载机行业。第五种方式是在配套件比较充足,技术来源比较方便的地区新出现了较多的装载机民营企业,比如山东的青州涌现出5~6家年产200台左右的装载机民营企业,此外还有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山东泰安地区的龙泰、云宇等后起之秀;最后是一部分原装载机制造企业转行或已破产关闭后,通过改制重组,又以新的面貌重新进入装载机行业,如吉林四平华银破产后,被民营企业买下,成立了重新制造装载机的"吉林恒业"公司等。此外,国际著名工程机械跨国集团公司对中国装载机市场窥探已久,一些国外大企业加快了进入中国装载机行业的步伐,如日本神钢与成工集团整体组成的成都神钢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并从2003年起两年内达到由神钢控股。最典型的是世界工程机械排头兵美国卡特彼勒,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以收购中国装载机制造企业的方式入驻中国装载机行业,到2006年卡特彼勒将拥有所收购企业的全部股份。
套用文学的话来说 天下50是一家 你抄我来我抄他 主要配置基本相同 潍坊发动机 用了30年还在用的变数箱 个人觉得 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纯在扭曲发展,各个厂家装配基本一致,不注重于自主研发,单纯外表改进早晚会被时间淘汰的, 楼上也说了 日本的神钢入住成功 卡特入住山工可是给我们带了新的技术了吗 ? 没有 就是扰乱我们国内的市场罢了!

5,急哪位高手能给我一个案例分析

我国装载机行业目前正处于生命周期的成熟期的成长阶段。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作为一个计划、控制和预测工具,主要用来解释行业的动态性,并通过分析来确定行业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从中发现行业演变的规律,以指导企业的经营行为。大量统计数据表明,不同行业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同的,社会需求状况和变化特点以及行业内企业的经营行为都将影响行业的生命周期。当行业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时,行业内的主要特点和企业的营销策略等都将发生改变。同产品的生命周期相类似,行业的生命周期也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的意义在于:通过分析,确定行业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以指导行业内企业营销策略的选择和制定,从而最大限度地延长行业的生命周期。 我国装载机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定量分析 行业生命周期定量分析就是通过考察该行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销售情况(用销量或产值来衡量),来判断行业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 为了更加直观地反映我国装载机行业的生命周期情况,笔者根据表1中的数据进一步绘制了年销量曲线图,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从1981年到2004年,我国装载机行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 (1)导入期。1981-1990年,这期间我国装载机的年销量平均增长率为27.85%,是我国装载机行业的形成和发展阶段,是行业生命周期的导入期。 (2)成长期。1991-2003年,我国装载机工业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1991-2000年平均以20.61%的年增长率稳步增长,1992年首次突破万台大关。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极大地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并拉动了工程机械产品的需求,出现了装载机行业的“井喷”现象,2001-2003年的年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60.9%。这个时期是装载机行业的成长期。 (3)成熟期。进入2004年,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装载机行业的年增长率开始放缓,进入行业的成熟期。 2.定性分析 根据菲利普·科特勒的观点,成熟期仍可分为3个阶段,即:成长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 (1)成长阶段。销售趋于饱和,销售增长率开始下降,这使得整个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产能过剩又导致竞争加剧,竞争者更频繁地使用降价的方法销售。此时,企业的产品战略强调品牌和质量;在价格上与竞争对手较量以争取击败竞争者;在营销战略上注重对渠道的管理和维护,增加广告投入,强调品牌的区别和利益,以增加对品牌转换的鼓励;在技术上,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以增强创新能力等。 (2)稳定阶段。市场已经饱和,销售增长与人口增长处于同一水平。 (3)衰退阶段。是成熟中的衰退,此时销售的绝对水平开始下降,顾客开始转向其他产品和替代品。 目前我国的装载机行业已经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行业利润率呈下降趋势;竞争的重点转向成本、售后服务、品牌和渠道方面;用户购买力向知名度较高的品牌转移等。从行业呈现出的这些特点可以看出,我国装载机行业基本符合成熟期成长阶段的特点。 根据上述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结果,可以确定,我国装载机行业目前正处于生命周期的成熟期的成长阶段。 我国装载机生产企业应采取的营销策略 根据上述结论,笔者认为,我国装载机生产企业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在营销策略的制定和选择上,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以适应行业生命周期成熟期成长阶段的竞争特点,并最大限度地延长行业的生命周期。 1.实施精品工程,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更是品牌的灵魂。精品则是消费者对产品综合质量的普遍认可、高度信赖和优良评价,是名牌的根本。“海尔”这一品牌之所以誉满华夏、挺进欧美、愈久弥新,就是因为其名不虚传的精品品质。与此相反,曾经风靡一时的“威力”洗衣机,之所以昙花一现,就是因为其不注重产品品质,只靠大量的广告投入而进行片面营销的结果。装载机是大额投资商品,用户尤其关注产品的品质和性能。因此,实施精品工程,提高我国装载机产品的技术档次和质量水平,努力提高我国装载机产品的可靠性、耐久性和平均无故障时间,给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不仅将使我国装载机生产企业在国内市场真正建立起与外资品牌相抗衡的竞争优势,也将对我国装载机产品走出国门、进行有效的全球竞争创造有力的基础条件。 2.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 现代竞争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无论是技术竞争,知识竞争、人才竞争、还是资本竞争,归根结底是品牌的竞争。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最直接体现,没有品牌的企业、不能培育出名牌的企业最终只能成为拥有知名品牌企业的附属或加工基地,甚至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近年来,尽管我国装载机生产企业通过出色的性价比优势得以发展壮大,并牢牢控制了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是,我国装载机生产企业的发展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由于企业数量众多、产能盲目扩张,形成了一种在低附加值生产环节上恶性竞争的市场结构。生产企业的销售利润从2000年的5.73%下降到了2005年的4.78%,已接近亏损的边缘,不少装载机生产企业只好成为外资零部件加工和贴牌生产企业。由此,有人形象地把我国装载机行业称为世界行业格局的第三级:欧美制定标准,日本出技术,中国制造产品。 一流企业做品牌,定规则;二流企业做产品,忙推销。因此,在WTO背景下,我国的装载机生产企业要想提高企业的档次和竞争水平,要想谋求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就要努力加强品牌建设,加速品牌的升级,提升品牌的价值。装载机生产企业品牌建设和价值提升流程如图2所示。 3.加强营销渠道管理 对于装载机行业来说,如果一个生产企业树立了宏伟的愿景,并得到代理商的广泛认同;如果在代理商和用户的心目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并建立了品牌忠诚;如果企业掌控住了终端,并与终端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如果企业能给代理商带来对方拒绝不了的利益,并能达到共赢的目的,那么,这样建立起来的渠道就将是一流的渠道,就能实现真正的渠道为王。 我国装载机生产企业在经历了价格竞争、产品竞争、品质竞争等各种竞争形式以后,接下来的渠道竞争将是至关重要的,将直接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因此,装载机生产企业的渠道管理应该本着以下原则:将“实力、能力、信誉、专营”作为对代理商管理的基本方针;建立严格的渠道准入、评价机制;加强渠道利益掌控、品牌掌控、服务掌控和渠道终端掌控;加强渠道的形象和标志建设;保障渠道健康、高效地运行。 4.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机械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在推动整个社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装载机行业在我国机械行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行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决定行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已经从过去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廉价劳动力,转向了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和管理优势。相对而言,我国装载机生产企业在技术开发的投入上明显不足。投入不足,就导致了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难以建起坚实的行业壁垒,造成了行业竞争水平和利润率的低下。因此,我国装载机生产企业只有高度重视人才、重视知识,不断加大技术开发和人才开发的投入,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和行业的总体竞争水平,实现行业资源的最优组合,建立行业在高水平、高附加值生产环节上良性竞争的市场结构,使整个行业不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活力,从而实现整个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文章TAG:中国  行业  怎么  中国装载机行业怎么了  国家治理环保  很紧  大部分厂子都停了  现在这个修装载机的行业还行  
下一篇